都市發展從河說起:「金山所在」的新街溪縱走計畫

中壢與平鎮交接的金山街,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景緻,只有看似普通的民宅。然而在那日常風景裡,隱藏著「金山所在」這樣的獨特空間。這裡猶如都市裡的藝文金山,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,挖掘城市的不同面貌,帶著珍貴如金銀財寶的記憶與知識,再發現桃花源的獨一無二。

日前在桃園市區的「洞宴三進」,剛結束一場由金山所在策畫的展覽「《新街溪縱走》都市裡的河」,主題是這個空間附近的新街溪與檳榔產業。這條看似平凡的溪流與普通的產業,卻被金山所在團隊挖掘出很多不普通的故事,透過一次展覽,匯流出桃園開拓歷程與中壢都市變遷的記憶。

巷弄民宅裡的藝文金山 一切充滿可能性

金山所在隱藏在巷弄民宅裡,不細心留意可能就錯過了。

金山所在由三個不同在地團體的代表人合作創立,一位是「新樂園藝術空間」的雅萍,他從台北搬來桃園尋找藝術的新可能;一位是「桃園藝文陣線」的小杜,他立基於桃園,致力發掘在地文史;另一位則是「峰洄映影像文化工作室」的紀錄片導演阿峰,他走訪台灣各地,用影像記錄鄉土。

這三人在熟識的里長推薦下,發現了這個空間。

在桃園也有一個空間的雅萍分享,因為原來各自的單位都有各自的特質,金山街「我們就會用實驗的角度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」在這樣的「實驗」空間裡,一切充滿著可能性。

沿著城市破碎的溪流 看見桃園發展脈絡

從金山所在往龍岡方向,沿著河畔步道走一小段,便能發現有顯著落差的風景
從金山所在往龍岡方向,沿著河畔步道走一小段,便能發現有顯著落差的風景

上個月,金山所在於桃園的「洞宴三進」舉辦了一場小展覽,以該空間附近的「新街溪」為題,沿著溪流一步步挖掘周邊的故事,而同時,也有另一條「阿檳日記」的支線,談論中壢的檳榔產業。

事實上,新街溪並不是條四處充滿美景的溪流,有些段落看來就像個略大的溝渠;有些段落甚至會被馬路覆蓋而消失;有些段落周邊,則是由令不少人斥之以鼻的凌亂鐵皮屋建築,所構出的「有機」風景。

「《新街溪縱走》都市裡的河」展覽中的新街溪地圖
「《新街溪縱走》都市裡的河」展覽作品

那為什麼要鎖定新街溪?

阿峰分享,他有天在與人閒聊時,意外發現他拍過的那些紀錄片,不論是石門水庫遷村的故事、龍潭的產業故事、中壢的東南亞文化等,都剛好有著新街溪相伴,「它是一條溪,可是它也承載了每個區域各自的記憶,而且這個是看得見的。」

於是,他們便沿著新街溪,從先民上岸的大園許厝港,一路走過中壢的新舊聚落,最後再到龍潭石門水庫,看見了都市發展的縮影。

小杜補充,整條新街溪長約30公里,從出海口到源頭,其實就是先民的墾荒之路,而他們選擇用徒步的方式走完新街溪,也更能感受先民開墾的辛勞與印象。

這兩、三百年下來,風景是差很多,但是溪流一直都在。

他們辦這樣的展、推出溪流探訪活動,並不是要教大家什麼事情,更多的是要大家去感受,感受先民走過的路、感受周邊的環境風光、感受那些活過的故事。

「《新街溪縱走》都市裡的河」展覽的手繪地圖

來自台北的雅萍,則看到新街溪跟自己家鄉有著類似狀態,引起了他的好奇。雅萍表示,金山所在附近的新街溪,看起來就像是有美化過的「水溝」,但走一走旁邊又出現工廠,溪流也突然「不見」,再繼續前行,又突然出現,「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討論都市發展的狀態」。

雅萍覺得,中壢「既都市又鄉下」且存在一些「很極端的節奏」,加上人們的移入,又會有不同的新變化。

他分享有位藝術家去年從三重騎車來中壢,發現空間感差異很大,如桃園到中壢之間,有很多工業區,卻也有田散落其間,同時也存在著好像都市公園才有的親水步道,「它有很多那個衝擊性」。

當然,我也是想要反駁我一些中壢的朋友說『中壢很無聊』這件事情。

既平凡又神秘的檳榔攤 嚼出都市與產業發展

展覽中的檳榔攤照片

日前剛結束的這檔展覽,另一個主題是檳榔攤。為何會將河流與檳榔產業共同放入一檔展覽內,也令人好奇。

雅萍解釋,新街溪是一條實際意義上的河流,代表著都市拓墾與變遷;而檳榔則是另一條產業的河流,代表著產業與生活文化的變化。這兩條河流交織出更立體的中壢印象。

當然,這也與策展人之一的阿峰,自家過去就是經營檳榔攤有關。阿峰覺得自己就是被檳榔養大的,不是說他自己會吃檳榔,而是賣檳榔的收益,撐起了他們家。

「我哥的小孩放學,回到檳榔攤,舅媽就會邊包檳榔邊看他們寫作業。」

阿峰說,他們家在縱貫路旁開了檳榔攤,在過去還沒有國道建設時,主要會光顧他們攤位的就是大卡車司機,也因為那時還在進行所謂「十大建設」,需要很多工人,讓檳榔產業趁勢而起;後來國道建成,加上一定噸位大車不能開進市中心的規定,他們的客群改成計程車司機和其他勞工階級為主。透過客群的變化,他看到了整個都市的變化,還有產業的變化。

對他而言,總是從檳榔攤由內向外看,覺得會出現在這的人事物,沒什麼特別的。做這檔展覽的時候,阿峰才第一次從外面看檳榔攤裡面,「我就發現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,對別人來講是一個很神秘的所在。」

如何來趟河流縱走

換個角度、多做點功課,看到的風景,絕對大不相同。

這篇文章刊出的當下,展覽早已結束數周,但河流一直都在那。如果今日想來趟河流縱走,可以怎麼做?

阿峰說,他會靠一個點一個點去拼湊。以新街溪為例,這條溪流相對破碎,很多時候無法照著他走,但靠著一個點一個點的故事拼湊,看見了都市發展的脈絡。

小杜則表示,他自己會帶著大家盡量沿著溪流去走,去感受過去人們的脈絡。特別對於很多非從事農業的人來說,這樣的風景是特別的。而他自己在走的時候,也會搭配地圖,去思考、觀察每個區段的信仰圈,處處充滿驚喜。

小杜覺得,有些人認為騎車幾分鐘就能走完的路途,其實是可以用一個小時多的時間去欣賞,只差有沒有做功課。可以的話就換個角度,並放大自己的感受,就會有更多不同的收穫。雖然每個人的詮釋各有不同,但這些都不是單純而普通的風景,而是有其值得保留的價值。

金山街社區住宅後方的新街溪

藝術家、居民鬥作伙 學會觀察、感受日常的獨特

金山所在開幕第一年,有做藝術家進駐的嘗試,試圖將在地故事用策展方式呈現於空間內。但他們發現,藝術家呈現出來的,與當初他們的想像很不一樣。

這個月,他們想要來點不同的切入角度,發起「河去河從 -- 新街眾神串聯藝術行動」。希望能把溪流邊的廟宇一間間的串連起來,讓藝術空間更擴散,而在地民眾藉由他們的工作坊,學會技巧與知識,然後成為共同策展者,「變成有點像是藝術繞境的概念」。小杜說,他希望透過這作法,讓大家能夠對地方更多一層的認識。

至於藝術家進駐呢?當然仍會持續。

雅萍分享,後續會有印尼、越南的藝術家來此進駐,讓這裡有更多的可能性,不像一開始會限制題目,「你可以來就寫你在金山街,或者是中壢這個地方的生活日記即可。」用最道地且最貼近生活的觀察,去感受、呈現這裡平凡中的獨特。


新街溪由金山街往龍岡的景觀步道,金山所在團隊成員們覺得,是這條溪非常漂亮的一段


金山所在

地址:中壢區金山街24號
開放時間:請洽粉專
FBIG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