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街溪旁的客家老屋,走過自然與城市歷史的長河: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


在台灣,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河流。對中壢來說,應該就是老街溪了。老街溪之所以「老」,是因為他流經中壢老街,伴隨著這座城市一同成長。

然而,這條城市之河,卻也因錯誤的政策,讓備受污染的老街溪隱沒於都市商業發展的洪流之下,直到後來才重見天日。


今日之老街溪


老街溪開蓋工程後期照片。建檔單位: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(CC BY-NC)。發佈於《國家文化記憶庫

老街溪,開蓋

1989年,中壢市公所為了解決當時的攤販和停車問題,便決定「蓋上」已然被污染的老街溪:於中正橋上游128公尺起至中央橋下游200公尺,全長共約725公尺的河段覆上水泥蓋,並加建成一座商城和停車場。然而,因廠商施工不當,讓老街溪加蓋的部分無法清淤,加之家庭廢水排入,河川污染更嚴重,但當時的人似乎還沒那麼在意。

直到2011年,隨著環境意識提升,上頭的商場才被拆除,並讓老街溪「開蓋」,重現於世人的眼光中。這樣的工程,從前一年就開始,歷經120天的改造,才讓老街溪有了全新的蛻變。而在開蓋後,老街溪持續整治水質,並建立了河濱帶狀綠地,打造成舒適的休憩空間。

為了紀念老街溪的活化,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這天,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正式成立,成為全國首座以河川為主題的教育中心。


老街溪從龍潭發源,一路流經平鎮、中壢,至大園出海,是桃園四大河流之一


河川教育中心的石子溜滑梯

跟著城市的河,走過中壢時間長河

溜下彩虹水管溜滑梯,掉入蓊鬱的綠蔭間,起身,眼前兩棟磚造的客家古厝,蘊藏著中壢的過往故事,以及老街溪的前世今生。

由磚造平房改建的老街溪故事館,還原舊時的農莊生活,走過彷彿穿越時空,讓人在那曾經的純樸歲月,找尋最簡單的快樂。這棟建築裡,給人們帶來更多對這座城市的認識。為什麼中壢牛肉麵這麼有名?中壢最古老的小學是哪一所?答案,通通都藏在老屋裡。


由磚造平房改建的老街溪故事館

另一邊兩層樓高的建築,則是河川生態教育館,以老街溪為主題,從上游講到下游,讓大人小孩能認識老街溪的生態,以及過去沿岸人們的生活,與歷史發展。好比在這裡可以聽見出生於老街溪中上游,龍潭作曲家鄧雨賢的名曲;可以認識老街溪沿岸的聖蹟亭等文化建物;也可以看見老街溪下游當年興建桃園機場的歷史照片。

走上二樓,則能從頭開始看見老街溪整治的120天,認識「大掀蓋計畫」的過程,反思人類曾經為了發展,究竟犧牲了多少。


桃園機場興建時的老照片


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內展示主題豐富


二樓介紹掀蓋計畫的始末

環境教育其實可以很「自然」

提到環境教育,總給人一種生硬或是強迫的感覺,好像一定要集中上課灌輸知識,或是被逼著去參加一些「環境活動」,最終並沒有為自然帶來太多正面的效益。

與其被迫參與,不妨主動發現吧!

沿著老街溪,漫步於河畔綠蔭間,來訪河川教育中心,在古樸的老屋裡,從各式互動與趣味小知識中認識中壢、了解自然,看完展覽後,再回頭走一趟老街溪,漫步至開蓋廣場,想必會有更多感觸。


河川教育中心河川生態教育館

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

地址:桃園市中壢區中原路58號 
開放時間:9:00–17:00(週一休息)

參考資料

  • 桃園觀光導覽網
  •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
  •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