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人記憶中的神祕鐵道:桃林鐵路

在桃園,有一條神秘的鐵道,知道的外地人不多,但在許多桃園人的記憶中,他一直存在著,在人們經過某些路段的時候,腦海中便會浮現曾經的平交道警示音,以及火車鏗鏘駛過的韻律。



這條鐵道從桃園車站出發,但不是開往南下的中壢或北上的鶯歌,而是穿越桃園市區,經過山腳市集、社區民宅、工廠倉儲,一路往林口的海邊而去。在過去,這條鐵道被稱為「桃林鐵路」(正式名稱為:林口線)。


1968年,為了將煤運送至林口火力發電廠,台鐵興建了這條「林口線」支線,沿線因工廠林立,而有辦理其他貨運業務,成為一條重要的經濟命脈。到了2000年代,隨著周邊社區的發展,2005年的桃園縣(今桃園市)政府便與台鐵協議,辦理免費載客的「桃林鐵路」,讓這條路線上不再只有貨物與原物料,更多了人聲。


2006年起,這條鐵路正式啟用載客業務,行駛在鐵路上的,是和平溪、內灣一樣的柴油列車,搭來有種愜意自在,成了周邊沿線居民通勤的最佳工具。也因為通勤的人口增加,更增設了幾座新車站。


直到2012年12月28日,這條鐵路因為台鐵評估經濟效益不足,原本運送到林口的燃煤也改成其他方式運送後,就此駛入了歷史的終點站。


停駛後,桃林鐵道面臨荒廢,雜草叢生,直到2020年,才以「桃林鐵路綠廊」的方式活化,從桃園車站附近的山鶯路口,一路通往南崁南山路二段。


踏上曾經的舊鐵道,跟著《桃之邀邀》一睹桃林鐵路沿線隱藏的舒適愜意吧!(以下照片皆為不同時間拍攝)


桃林鐵路起點山鶯路與桃園高中站間,被民宅包夾,有種平溪的既視感。

位在桃園高中旁的「桃園高中站」,曾是莘莘學子會在此上下車的地方,乘載了許多青春歲月;同時,也曾經是台鐵最長名稱的車站。


跨過成功路,接著進入靜謐的鐵道線。在綠蔭包夾下,有如身處世外桃源。


接近大有特區前,會經過一處花園景觀餐廳,看來魅力十足!

夜晚,民光東路旁的車道地面亮起螢光,成為桃林鐵路沿線最大「亮點」。圖片來源:桃園市政府 提供

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裝置藝術,假想的火車讓這條路彷彿重現當年光景。


一旁曾經是營區的戒備森嚴,如今成了對外開放的自由自在。

化身森林公園的南昌營區,是桃林鐵道沿線全家大小放鬆好去處。


準備進入異味濃厚的煉油廠前,會先經過一面精美的桃林鐵路歷史牆,可惜被旁邊的小貨車擋住部分樣貌。


到了煉油廠中段,開始出現分岔路,可以沿著溪流,銜接南崁溪自行車道。


煉油廠宛如威猛可怖的工業巨獸,傲視著途經的人們。


過了煉油廠,也意味著準備穿越國道,抵達南崁!

沿途都會有可愛的黃花女孩,為旅人介紹桃林。

與陸橋並行的水管橋,形成獨特風景。


來到鐵路分岔出許多路線的五福貨運調車站,跟著黃花女孩所指方向,下一站,會是哪裡呢?


我們期待著,未來桃林鐵路綠廊能繼續延伸,一路通往林口海邊。


隨著鐵道走到盡頭,好像能聽見療癒的浪花聲,看著無際的大海,作個最深最廣的夢。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