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春日山神社到虎頭山忠烈祠:桃園神社的前世今生

神社代表性的鳥居,象徵神界與人間的分野

神社代表性的鳥居,象徵神界與人間的分野

過去,桃園區的成功路是一條參拜大道,兩側布滿石燈籠,總計超過80對,走過一對對石燈籠,穿過一個又一個鳥居,逐漸遠離熱鬧的市區,一路往「春日山」前進。

為什麼叫春日山呢?據說,是因為當年日本人看這裡的山勢有如奈良的春日山。數十年後進入另一個時代,人們也是依山形命名。只是在後來的人眼中,這裡比較像老虎,故而改稱為虎頭山。在虎頭山西峰,也就是一對對石燈籠蔓延的終點,有著一座神社。來到這裡,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,「清幽」這詞稍嫌不足、「高雅」這句又略為浮誇,依照原本日人的想像,要說「今天的神社很奈良」,或許是不錯的形容。


桃園縣忠烈祠,原本為新竹所轄。

桃園縣忠烈祠,原本為新竹所轄

奉獻:桃園神社的前世


走到神社入口,仰之彌高,看不見樓梯的盡頭究竟是什麼。踏上參道前,低頭一看,有塊石頭擋在階梯口正中央。上頭寫有「奉獻」、「徐崇德」的字樣,事實上,這塊石頭是原本的神社守護靈獸─狛犬的基座;至於徐崇德,則是第一屆桃園縣長。 


轉過頭,一旁則是寫有「桃園縣忠烈祠」的石碑,可見「桃園」二字有明顯塗抹痕跡。隱藏在後面的,是「新竹」兩字,見證桃園與新竹曾經的密不可分;至於「忠烈祠」,那又是神社建立好幾十年的後話了。


順著階梯步步向上,爬到頂,迎接在眼前的是一整座純然的日式建築群,有木造屋舍、鳥居、石燈籠...格局完整。這個被稱為桃園神社的地方,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日式神社。


而他的故事,要追溯回1936年。


當時,日本政府在台推動「一街庄一神社」,在桃園,官方決定由桃園郡役所庶務係吏員春田直信主導,於春日山起造神社,並於兩年後的1938年9月23日,神社舉行鎮座式,宣告落成。


往後,每逢祭典,當地官員、仕紳、學生與民眾皆會到此祭祀,這座神社也見證了十場的神前婚禮,祭出最神聖的祝福。然而,這並不代表大家與神社很親近,對桃園人而言,除非是政府要求或學校帶領,很少會主動前往參拜。


神社的石燈籠,成了最具風情的點綴

神社的石燈籠,成了最具風情的點綴

國魂:桃園神社的今生


走過成列的石燈籠與象徵神界及人間分界的鳥居,便進入了神社的範圍。但現今在這座神社,更具體的分界,是繼續拾階而上,過了提有「國魂」字樣的「中門」後,如今被稱作「忠烈祠」的舊拜殿前。


那中門上的大大「國魂」二字,也是由徐崇德所提,這位歷經兩個不同朝代的縣長,自身的命運也見證了台灣的歷史變遷。


桃園神社變成忠烈祠的那段日子,是風風雨雨,乃至全國爭論的。


「中門」上的字樣,題有「國魂」二字,是國民政府遷台後才有

「中門」上的字樣,題有「國魂」二字,是國民政府遷台後才有


1946年,當時還隸屬新竹縣所轄的桃園神社,在縣長劉啟光的積極奔走下,欲打造成忠烈祠,最初以祭祀台灣抗日的七十多位烈士為主,成了全國神社轉忠烈祠的「先驅」,引來各地效法。後來,這座忠烈祠也陸續入祀國民革命軍人、警消人員,以及奉獻生命的公務員等。


1972年,隨著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,內政部於兩年後發布法規鼓勵清除「殖民紀念遺跡」,在這樣的法令與環境下,1985年,桃園縣府決議將疏於管理的忠烈祠拆除重建,想要仿效國民革命忠烈祠,改造成中國式宮殿建築。但錄取競圖的李政隆、李重耀建築師,發現這裡建築獨一無二的價值,認為應該要保存下來,甚至放棄設計權。引發拆除神社與否的論戰,甚至華視也為此舉辦激烈的辯論會。


當時的報紙社論上,這麼寫著:

桃園神社的絕亡與續存,基本上是我們對所有歷史文物態度的測定,從林安泰古厝、林家花園到桃園神社。何適何從,完全由我們決定。

最終,在數十位專家聯名陳情,以及民意支持下,桃園市議會於1985年作成決議:「不同意拆除」,而縣府也順應民情,於1987年依李重耀建築師的計畫,重新整修完成。


我們可以說,這座神社能完整保存,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。


如今神社在民間廠商進駐後,營造的更具日本風情
如今神社在民間廠商進駐後,營造的更具日本風情

漫步桃園神社 除了拍美照逛市集,還有什麼?


如今的桃園神社,在後來的整修,以及加入民間單位的經營後,變得週週熱鬧無比,很多人到此感受逛市集聽音樂、拍美照享美景。


其實,神社的每個角落的景物,也都充滿著故事,如果到此只有吃喝玩樂,卻匆匆略過他們的過去就太可惜了!以下,為大家介紹散落神社各處的設施,照著這份指南,讓我們玩得開心,也玩得有深度吧。


見證歷史的基座


在爬上神社階梯前,可以看到一座寫有「奉獻」字樣的基石。    這是過去狛犬的基石,在神社決定興建時,地方政府成立募款單位,向在地仕紳聯合勸募。基石上頭的「徐崇德」就是捐獻者之一,後來,成了第一屆桃園縣長。


在爬上神社階梯前,可以看到一座寫有「奉獻」字樣的基石。


這是過去狛犬的基石,在神社決定興建時,地方政府成立募款單位,向在地仕紳聯合勸募。基石上頭的「徐崇德」就是捐獻者之一,後來,成了第一屆桃園縣長。


寶藏都在這:管理室



如今當作神社紀念品販售處的木屋,是過去神社管理員的宿舍,2007年修繕後增加了木製景觀台。而現在最熱門的,便是門口的風鈴迴廊,很多人會在此拍下難忘的美麗。

從神界到雙十:鳥居


如今桃園神社的鳥居,僅剩園區內的一座。


這種在日本神社很常見到的設施,象徵著人間與神界的分野。桃園神社的鳥居由台灣北部大型商行──陳合發商行所捐贈,他們專營精米、砂糖、雜貨、製麵、石油等批發買賣,曾顯赫一時。

其實這座鳥居最初不是現在的樣貌,在戰後,上頭的笠木、島木與額束遭拆除,變成「雙十」字樣,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。


成為神居:社務所



桃園神社過去的社務所──也就是神職人員休息、辦公的地方,如今成了民眾體驗日式祭拜的場域,就在過了鳥居後的右手邊。


社務所入口的「唐破風門廊」優美典雅,獨特的建築風格讓人著迷。


參拜前先洗手:手水舍


手水舍是神社的「標配」。四角形的亭子內,有個長方形的水槽,上方擺有竹杓,是提供參拜者洗手清淨用。

淨手的順序為:
1.右手拿起杓子,舀水洗左手;
2.左手拿杓洗右手;
3.右手持杓倒入左手掌心,漱口;
4.將杓口朝內,立起後,使杓中剩餘的清水由上而下流下,清洗杓子。

神靈的坐騎:銅馬



在社務所旁,有隻俊俏的銅馬。在傳統中為神靈坐騎的象徵,他的腹側有桃園神社的社徽,曾遭破壞。

來自南崁溪的堅固:一心六石



走上坡進入中門前,可別錯過階梯旁的「一心六石」,這種以一顆石頭為中心,旁邊有六顆石頭環繞的工法,有互相牽制而穩固的作用。所用的石頭都源自山下的南崁溪。

神社守護者:狛犬



中門前左右兩側各有一隻可愛又威風的神獸,它們稱為「狛犬」,作用類似廟宇前的石獅。原本神社有兩對狛犬,皆於1946年拆除。而現存的這對,是1986年重造的。


神聖不可侵犯:透塀與瑞垣



如今做為忠烈祠與神社文化園區分界的中門兩側,有道木牆,稱為「透塀」,用來適當遮蔽本殿,以免冒犯;而在神社本殿兩側,也有劃分神界與人間的瑞垣。


從祭神到祀奉英烈:拜殿



神社的拜殿,左右兩側原為神饡所與祭器庫,前者為存放祀奉神靈料理之處;後者如其名,為存放祭祀神靈用具的地方。如今成為祀奉革命先烈、軍警消等烈士的牌位。


拜殿中間有個奉獻箱,是以上等台灣檜木製成;後方的拜桌與香爐,則是1946年成為忠烈祠後增設。


(目前拜殿、本殿皆不能攝影,本照片為過去所拍攝)


最神祕的地方:本殿



本殿可以說是神社最神祕的地方,過去為祀奉神靈所在,一般人不得進入,只有主祭者才能。而階梯設計的狹窄,主要是為了讓祭祀者在走時小心翼翼,更顯謙卑。如今,裏頭祀奉鄭成功的「民族英雄」。


本殿除了本身代表的意義深厚,其屋頂線條優美,左右兩側有懸魚裝飾;正門前屋廊有「海老虹樑」支撐,顯見獨特建築美感。


(目前拜殿、本殿皆不能攝影,本照片為過去所拍攝)



桃園神社暨忠烈祠文化園區

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200號 開放時間:9:00 - 18:00(桃園神社區域攤商營業時間或有不同,請以官方公告為準)


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 FB

桃園神社_ 昭和拾參 FB

桃園神社_昭和拾參IG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